中医推拿历史悠久。中国古代有推拿医疗活动。那时,人们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伤害和疼痛时,会本能地用手推拿痛处,疼痛就会减轻或消失。
特征:
中医推拿经济方便,不需要特殊的医疗器械,不受时间、地点、气候条件的限制,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;稳定可靠,易学易用,无副作用。
由于这些优点,按摩已成为大众喜爱的保健健身措施。对正常人来说,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天然抵抗力,达到保健作用;对患者而言,不仅能减轻局部症状,还能加速患处功能的恢复,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按摩疗法概述
一种是主动按摩,又称自我按摩,是一种自我按摩的保健方法。另一种是被动按摩,是医生用来掌握病人的医疗手段,也就是本文提到的按摩疗法。按摩手法并不一致,但总结起来,常用手法可以从以下八种手法中选择:推拿、推拿、揉捏、揉捏、颤抖、捶打等八种手法。要知道,上述八种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孤立使用,而是经常相互配合进行。
墨菲:
前面用力推,称为推法。临床常用的按摩方法有单手或两手两种。因为推和摩不能分开,所以推已经包括了摩,而且推摩也经常并用。像胳膊和腿的粗壮肌肉一样,多用按摩。我们看的姿势是用拇指和食指握住手臂肌肉,用推法中的单手按摩法。
可以按摩手指吗?好的。但是,手指面积太小了。操作时多用左手握住患者手腕,右手食指和两指握住患者手指按摩或只用右手拇指按摩患者手指。
中医流传下来的小儿推拿法,其实就是所用的推拿法。推的方式多种多样。将两只手并拢,使大拇指在大拇指上,食指在食指上,两只手一起向前推。
揉面方法:
医生将双手贴在患者皮肤上,用轻微的旋转动作揉搓,称为揉搓。揉捏方法分为单手揉捏和双手揉捏。太阳穴等小地方可以用手指揉,背部大面积可以用手掌揉。
没有单手压揉的方法,比如揉小腿,左手压在病人小腿上,右手压在左手背上,进行单手压揉。在肌肉较厚的小腿上,可以用下面的两手搓法。揉法具有祛瘀散结、调和血液循环的作用。揉捏法非常适合局部痛点。
捏法:
在正确的地方,用手指从骨头表面捏住皮肤和肌肉,这叫捏。捏法和握法有一些相似之处,但握法需要双手的全部力量,捏法侧重于手指。握法要重,捏法要轻。揉捏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本手法,常与揉捏配合进行。捏法其实包括了指尖的挤压效果。
由于捏法对肌肉的轻微挤压,可以增强皮肤和肌腱的活动,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。浅捏可祛风寒血瘀,深捏可治疗筋脉、关节囊内外风寒湿痛所致的肌肉关节疼痛。
震颤:
这是一种振动和摇晃按摩技术。动作要快、短、均匀。要求每秒振动约10次,即每分钟约600次。摇法离不开“动”,故又称摇法。将大拇指垂直放在患者的痛点上,使整个手腕剧烈振动,带动大拇指产生震颤样的晃动,称为单指晃动法。用拇指和食指,或食指和中指,在病人的痛处或额头等处,用腕力振动,称为两指振动法。